1、阮大铖(1587~1646)字集之,号圆海、石巢、百子山樵。
2、安徽桐城人,一说安徽怀宁人。
(资料图)
3、明末政治人物、著名戏曲作家。
4、以进士居官后,先依东林党,后依魏忠贤阉党,崇祯朝终以附逆罪罢官为民。
5、明亡后在福王朱由崧的南明朝廷中官至兵部尚书、右副都御史,对东林、复社人员大加报复,南京城陷后乞降于清,后病死于随清军攻打仙霞关的石道上。
6、所作传奇今存《春灯谜》、《燕子笺》、《双金榜》和《牟尼合》,合称“石巢四种”。
7、 阮大铖于万历四十四年(1616)中进士。
8、天启初,由行人擢给事中,不久因居忧还里。
9、阮大铖曾经列籍东林,为高攀龙弟子。
10、同乡左光斗是东林在宪司的领袖人物,也是大铖倚以自重的朋友。
11、他在打倒方从哲引入的非东林阁老史继偕等人的“斗争”中立下头功,因此名列东林骨干,在《东林点将录》中绰号“没遮拦”。
12、天启四年春甲子,吏科都给事中出缺,左光斗通知大铖来京递补。
13、而赵南星、高攀龙、杨涟等一伙人因为与左光斗发生内讧,因此“以察典近,大铖不可用”,而准备改用高的另一名弟子——同为东林闯将的魏大中。
14、经过一番内部交易,等到大铖至北京时,赵南星一伙人使之补工科。
15、吏居第一,而工居最末。
16、本来按资历递补应该轮到吏科的阮大铖。
17、此时魏忠贤出现了,他让阮大铖遂得偿心愿。
18、但是,阮大铖的官没能做多久,东林的可怕压力就让他上任未及一月便弃官逃回老家。
19、从此大铖与东林决裂。
20、 魏忠贤当权时,他被召至京城,为太常少卿。
21、他深知自己是东林出身,又当上了反东林楷模,估计是两面难讨好,因此行事十分小心。
22、一段时间后,他又归乡里,打算观望形势。
23、 崇祯二年(1629),魏党事败,他上书指出东林与阉党都“党附宦官”,应该一起罢去(大铖准备了两本不同的奏章,一起送至北京的朋友杨维垣处。
24、其一专劾崔、魏之阉党。
25、其二“以七年合算为言,谓天启四年以后,乱政者忠贤,而翼以呈秀,四年以前,乱政者王安,而翼以东林”。
26、但杨维垣因为正和东林敌对,因此没有按照他的嘱托“见机行事”,上了第二本)。
27、然后他上京任光禄卿。
28、崇祯不听,结果他名列逆案被罢官,避居安庆、南京,招纳游侠,谈兵说剑,结成文社。
29、中途他想与复社和东林讲和,因此在复社领袖张溥为其师周延儒复相而奔走活动时慷慨解囊相助,表示愿意重归东林。
30、东林反对周报答他。
31、因此崇祯一朝终未得仕。
32、不过他举荐以自代的马士英由此登上高位。
33、崇祯八年(1635),农民起义军进入安徽。
34、大铖避居南京,广召勇士,当时复社中名士顾杲、杨廷枢、黄宗羲等憎恶其为人,作《留都防乱公揭》驱之,曰:“其恶愈甚,其焰愈张,歌儿舞女充溢后庭,广厦高轩照耀街衢,日与南北在案诸逆交通不绝,恐吓多端。
35、” 崇祯十七年三月,李自成破北京,毅宗山陵崩。
36、同年五月,福王在南京即帝位,马士英执政,阮大铖得其荐举,被起用为兵部右侍郎,不久晋为兵部尚书,编《蝗蝻录》,据《留都防乱公揭》对东林、复社诸人立意报复,大兴党狱。
37、东林党人联合明军将领左良玉,发动“清君侧”。
38、顺治三年( 1646 )六月,清军渡钱塘,阮大铖率先剃发降清。
39、清廷授其内院职衔。
40、他感激涕零,自请为前驱,破金华后随清兵入闽,在五通岭上突然头面肿胀,贝勒劝他留下养病,“大铖惊曰:‘我何病?我年虽六十,能骑生马,挽强弓,铁铮铮汉子也!我仇人多,此必东林、复社诸奸徒潜在此间,我愿诸公勿听!’已而又曰:‘福建巡抚已在我掌握中,诸公为此言得毋有异意耶?’”于是大铖带病随军南征,越仙霞岭,众将上马缓行登山,而“大铖独下马,徒步而前,左牵马,右指骑(者)曰:‘我精力百倍于后生!’盖示壮以信其无病也。
41、言讫,鼓勇先登”,不久“马抛路口,身踞石坐”,僵仆石上死。
42、时天气炎热,尸体溃烂,清军草草收殓,不知埋在何处。
43、一说阮大铖闻马士英被杀,自投崖下死,被戮尸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